世界银行高级金融经济学家金容范在今天举行的“培育机构投资者:国际经验及中国的战略”研讨会上说,中国40%的储蓄率是世界最高的,在经济强劲增长的势头之下,中国有潜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基地之一。
与会的国内外金融专家一致认为,目前中国的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在理性和平衡的基础上发展具有良好资本基础和诚实信誉的投资机构是中国发展资本市场乃至整个经济的一项重要的长期政策,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巴曙松认为我国机构投资存在这样的问题:缺乏具有公信力的机构投资者评估机构,因此机构投资者的业绩被严重扭曲;缺乏发育良好的基础性强的金融产品,所以导致机构投资者无法区别风格。
人大财经委法案室主任朱少平认为我国机构投资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还不够开放,没有建立很好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金容范则认为中国的机构投资者实行严格的分业监管,造成“头头”过多,效率低下。“如果监管的部门不止一家,那么监管部门应通力合作以尽可能降低监管套利的可能。这就要求不同部门之间要经常进行交流,这对金融混业集团监管尤为重要。”他还说,“由于机构投资者规模过小,如果政策限制过严,就会限制它的投资组合无法趋于合理。”
财政部国库司副司长周成跃在讨论时表示,我国的国债与大国之间主要差距就在于二级市场,国债的流通性不强。他认为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机构投资者急需培养和壮大。“这其中尤其是代理和接受委托的机构,包括信托和基金等。”
世界银行咨询专家、卡多根金融公司总裁圣泽尔认为机构投资者的成功发展应包括以下几个条件:清晰的立法和监管;公平的经营环境;多元化的投资工具;专业化的资产管理;通畅的销售渠道。他说:“立法必须要清晰而且要有针对性,不易被规避或曲解。这需要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并且需要改进监督。如果想让投资者从传统储蓄转向新的投资工具,更好的保护框架和投资者教育是必要的。”
朱少平认为要大力发展机构投资就必须改善监管,适当开放交叉投资,并且建立和开放相关市场。
金容范也强调中国的机构投资者的发展需要一个公平的环境。他说,竞争可以促进创新,投资者也可以得到更高的投资回报。若要达到这些竞争收益,必须遵循几个原则:首先应该制定客观公正的市场准入原则。任何打算参与金融交易的机构和个人只要达到了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就应该能够获得营业执照。同时不应该有不合理的进入门槛,因此进入费用不易太高、进入条件不易太苛刻。否则可能会排除掉好的但资金实力不强的机构。还要鼓励更多的私人机构和外资机构参与本国市场。
与会专家还对中国的机构投资者前景进行了预测:养老基金可适度发展,社保基金和退休基金有较好的前景,共同基金和信托行业会有非常强劲的增长。但同时大部分发言的专家均认为如果能够放松投资的限制,保险部门的前景应该最为光明。
===============================================================================================
-------------------【发表评论】【在线投诉】【 发送给我的好友】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