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拍卖引发的思考
秦池商标要拍卖了。这消息带来了一个疑问:秦池到底还值不值钱?
秦池领导人曾经反思:“我们最大的失误是没有搞清楚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区别。”这一总结是秦池对品牌的自我粉碎。秦池的两次标王使其家喻户晓,但除了标王,人们还知道秦池什么呢?
同病相怜的还有爱多,成龙的名人广告演绎了爱多二字:让世界多一点爱,但人们还知道爱多的什么呢?
两个标王,两个泡沫,全破了,这并不残酷,它提醒人们:在看似简单的品牌背后,有其深刻的内部规律。
名牌的本质是什么?出名就是名牌吗?名牌如何长寿?……据此,可引发一连串的反问。
名牌是名与实的辩证统一体,知名度是名,美誉度是实,二者的辩证统一构成了名牌的本质内核。
提起海尔,人们想到的不仅是“真诚到永远”,而是海尔的文化,海尔的管理和星级服务,还有海尔冰箱在国外的销售势头,以及张瑞敏登上哈佛大学的讲台……海尔的名是名符其实,有实的内核,在公众看来,人们不仅知道它是干什么的,还知道它干的怎么样。
可是提起秦池与爱多,人们想到的只是“标王”。
可口可乐曾经宣布,如果一片大火把可口可乐烧成灰烬,第二天会有大量的银行向其贷款,就是因为可口可乐这一品牌的无形价值,但秦池能依靠商标获得银行贷款吗?
策划人孔繁任曾提出一个公式“高知名度+低美誉度=臭名昭著”。这话虽然偏激,但说明了一个道理:美誉度与知名度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的有机结合直接影响着品牌声誉。
常听到一些策划人慷慨激昂的解释:先打知名度,后打美誉度。用老百姓的话讲,即是先让人知道你是谁,再让人知道你怎么样。联想到媒体向企业设的“冠名权”,于是也就不难看到为什么在电视屏幕的右下角会出现一个“溶栓胶囊剧场”,也就不难听到一个球队的名称是“广西金嗓子队”。但决定性的问题不是让人知道你是谁,而是你到底怎么样。
“先打知名度,后打美誉度”并非一定是错,但这样的结果却常常是名过其实,甚至名不符实。本来,知名度与美誉度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企业完全可以在向消费者诉求“我”
是什么的时候,告诉消费者“我”好在哪里,但遗憾的是,这一统一体,却常遭到人为切割,最终的结果,硬是制造品牌泡沫。
分析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关系,可以得出以下几种情况:
(1)知名度>美誉度>0
名过其实
此时,企业应减少过度宣传,脚踏实地,搞好经营管理、产品开发和企业文化建设,挖潜力,练内功,挤掉品牌中的泡沫。
(2)
知名度>美誉度;美誉度=0
名不符实
这是一个绝对的品牌泡沫,破了就一无所有。企业必须充实美誉度。
(3)知名度>0,美誉度<0
臭名昭著
这样的品牌毫无生命力,死不足惜。
(4)知名度=美誉度>0
名符其实
这是一种最佳状态,企业应不断努力,使美誉度和知名度协同成长,使品牌得以维护和增值。
这并不足以概括知名度与美誉度之间的关系,但却从全息论的观点,给企业提供了审视自己的角度,即透过品牌这一宣传品,分析知名美誉度,可以发现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的不足,以自我调整。
此外,这一思想还可对品牌价值的评估提供参照。
对秦池而言,美誉度≤0,也就是说,就白酒的市场而言,秦池没有令人称道之处,甚至用川酒勾兑已导致美誉度为负值,这样,可以得出一个可能令秦池人愤怒的结论:秦池是一个彻底的品牌泡沫,而且早已破了,毫无价值。如果被评估出价值,也只能让人质疑评估者和采用的评估方法了。这一结论,可能较为无情,但对于一不小心购买秦池商标的企业来讲,却是一种提醒。
如有企业购买秦池商标,重塑秦池品牌,那要面对一个浩大的工程,扭转秦池在市场中的形象。能否扭转得了暂且不论,单是扭转要花费的代价,却足以另树一个新的品牌了。
===============================================================================================
-------------------【发表评论】【在线投诉】【 发送给我的好友】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