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个人文集 原创文学 文化长廊 高考指南 

 
高考是人生的第一转折点,非挡不住高考的步伐,因为我们自信.

    何填报各批志愿
    普通高校招生前景
    各大院校招生热线
    学生家长们的专栏
    热点专业就业前景
    大学各科今年排名
    各高校的招生计划
     关于考生高考前夕
    最值得关注的题型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政策全景
    招生计划
    学生档案
    考试评卷
    录取批次
    填报志愿
    录取办法
    降分情况
    "自主招生"

 


 

 

 

 

 

 

 

 

 
2002年高考评述
    2002年,全国有527万人迎战高考,高校计划招生275万人,实际招生320万,其中本科164万,与2001年实际招生数260万人相比增加60万,录取比例超过60%。
 一、高考“3+X”的元年
  2002年的高考在全国对31个省区全面铺开“3+X”考试形式,成为中国高考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高考“3+X”是1999年在广东率先试点的。2002年虽然全国各省市实行的都是“3+X”,但是含义有所不同。
  “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是每一个考生的必考科目,这在全国范围内都是一样的;“X”则有几种不同的含义。总的来说,它包括中学所学的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课程,以及在这6门课程基础之上的综合能力测试。
  综合能力测试又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以及不分文理科的文理大综合。“文科综合”对考生进行政治、历史、地理3科的综合能力测试;“理科综合”对考生进行物理、化学、生物3科的综合能力测试。考生可根据自己所报的志愿选择“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考试。2002年有21省(市)是使用了这种试卷,也就是所谓的“小综合”。广东等4省(区)实行的是文理不分卷的大综合。
当年高考成绩公布以后,社会反映综合卷的成绩不太理想。对此老师们有各种不同的看法:综合试题把不同科目的知识综合起来考,对学生的要求提高了;学生本身对这个新事物紧张、不适应,混合排放的题目思路也不如以前顺畅;教师多年来形成习惯的教学方式不可能很快改变过来;综合题基本上处于“冷拼盘状态”,形式上综合而内容上没有综合。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3+X”考试的命题范围强调以中学教学大纲为依据,要着重考查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其学科试题分值与课程教学时数大体成正比。综合考试命题主要是加强学科内的综合,以学科内知识为主,跨学科综合为辅。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革要求学生具有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灌输”式教育只能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及改革精神。“3+X”考试对“灌输式”教育提出了挑战。“3+X”考试的实施,对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广东在 2000年高考后,对
  1400名考生做过调查,其中85%考生表示赞同实施综合能力测试。他们认为,综合考试首先要求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课外知识要有丰富的积累,并学会把知识融会贯通;重理解,不必死记硬背;心理健康、知识面广的学生容易得高分。
  “X”部分,即“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每一门学科的总题量相对于单科考试大大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可以减少备考内容。在综合考试中,各科具体教学内容是否进入试卷有更大的随机性。这给教师的教学及备考带来了难度,同时,也意味着教师角色本身要相应发生变化。综合考试是高速发展的科学更趋融合在教学内容、考试内容中的反映。当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即不仅要“看好自家的门”,还要对其它科学有所涉猎,对于科学前沿、社会人文、当今热点问题都应有所了解,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是教师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重视差异性和多元化的今天,一些问题的答案有时并不惟一,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从获得信息的角度可能多于教师;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在某些方面他可能要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切磋,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的学生及学生的教师的提法可能会被教师学生及学生教师所替代。此外,教师“单兵作战”的局面会有改观,一些学校成立了文科综合教研室和理科综合教研室,除了各年级多学科的横向联合,他们还注意到知识传递的连贯性,同科目间的纵向联合备课也正在尝试开始。

  从本质上讲,高考是一种典型的具有筛选功能的教育评价手段。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革要求学生具有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的“3+X”考试从其基本方向看,无论语、数、外三科或者是“X”考试,都强调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就是说,评价的主要内容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转变为在新的情境下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发挥创造性。这种变化可以说是一种国际趋势。从国内外有关的实践和研究看,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在具体的实际活动中最能得到充分表现,而目前我国的高考基本采用纸笔测验方式,如何根据这种有限的评价方式的特点,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功能,使学生的成绩真正反映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水平,并使试题具有适宜的难度,这还需要教育测量和评价专业的研究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目前,高考还是决定着我国大多数学生及其家庭未来命运的重要事件。高考命题不仅要考虑试题评价的效度和区分度等专业标准,而且要考虑试题可能给考生带来的心理影响。2002年北京市春季高考试卷考生们最突出的一个反映是:考题分值太高,理科综合24道单选题每题6分,问答题一般在三四十分。相比于2001年的秋季高考,理科综合卷比单科试卷相对容易,但每道题的分值太高,考生对6分一题的单项选题都有点不敢下手,而且不得不在这些题目上多花些时间,结果感觉时间有点紧张。试卷上的综合题也是一题好几十分,答完题心里没谱。显然,试卷给学生带来的这种种心理压力必然对其正常发挥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高考命题还需要考虑试卷和试题的呈现方式,力求在不影响试卷难度和区分度的前提下,为考生充分展示其学习成效和综合素质提供一个“平台”。
据《中国教育报》载,在率先实行“3+X”考试的广东省,一些研究者和中学教师对前两年的“X”考试试题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综合能力测试部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的试题大多从城市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其中不少问题对于农村考生来说显得相当陌生。
开放性试题、研究创新式试题是高考命题的探索方向,这样的题目有利于学生发挥个性、进行创造性的回答,这种试题基本没有惟一的标准答案,而且学生因其学习方式的差异,思维角度的不同,完全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规范评分标准,既体现对学生多样性的尊重,又鉴别出能力高低,就关系到评分结果的可信度,而且会影响整个高考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高考科目改革对于发达地区和贫困、边远地区,对于城市和农村,对于男生和女生,完全可能带来不同的影响。有的可能获得益处,有的则可能受到损失。研究者一方面要关注高考改革给不同社会群体造成的不同影响,另一方面也需要探讨如何在试题设计和阅卷标准中把学生的个性差异同综合能力水平的高低区分开。

  学生是高考的主体,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不是靠教师的综合教学来实现的,但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和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科技和文化新进展的意识,指导他们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科学知识解决一些现实问题。这既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也需要中学教学管理模式和教学资源配制进行相应的调整。

  以广东省为例,经过三年多的试点,考试改革已对高中教学目标、管理模式、评价标准、教学资源配置等多方面的革新带来了积极影响。研究性学习、导师指导下的课题研究、丰富多样的选修课、“走堂上课”、教师和学生围绕社会热点展开的各种研讨,各种多样化、个性化的高中课程和教学模式纷纷出现。由此形成的高中教学“新秩序”明显地表现出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

  “3+X”是高考改革的一个部分。其根本目的指向在高校招生考试中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察。“3+X”考试同时也有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特别是“3+X(综合十单科)”考试,学生在必考的语、数、外和(文、理)大综合考试之外,还要根据自己想报考的高校或专业要求,另选一门学科考试。由此,高校不但可以了解考生的全面素质,而且能够根据学校特色和专业要求考察学生的相关能力。对照英美等国的高考,通常只要考生获得高中毕业证就可以报考大学,但考大学的试题基本是由高校自主命题,自主评分。学校决定是否录取某名学生时,不仅考察其升学考试成绩,而且要考虑该生在中学时期的各方面表现。如何充分发挥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让高校在高考改革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是不断推进高考改革难以回避的问题。

  高考改革必须讲求策略。首先,政府要积极介入,引导舆论,加强宣传。特别是在刚刚开始“3+X”考试改革的地区,地方政府要出面,组织相关的考察。学习或研讨,及时发布相关消息,举办由专家主持的讲座,引导舆论,加强宣传,为高考改革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

  其次,随着改革推进,越来越多的地方考试机构和部分高校会逐渐参与到试题的命题和阅卷工作中,这需要政府加强领导,加大研究的力度并逐渐建立一支有一定研究能力和命题经验的专业人士所组成的相对稳定的高水平的研发队伍。

  基础教育也应对“3+X”考试形成共识:不开综合课;不猜题押题;注意抓学生的薄弱学科和薄弱环节;适当调整课时计划;加强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此外,学校还应增设选修课,加强教学内容的弹性化,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开阔学生的视野。

  高考命题也需“听证”。有个别政治考试题有悖于法律,如果命题专家潜心研究高中政治教材和有关法律条文,或主动征求法律专家的意见,错误也许不会发生。
综上,高考改革要采取稳步渐进的策略,不可“急转弯”,在考虑到如此之大的国家,如此之众的考生的基础上,改革也要充分考虑到地方特色。
二、2002年高考的几个特点

  2002年高考兴起网上备战、网上评卷。2002年的时髦备战为买光盘备考、上网查找“3+X”考试规律和复习方法。《清华同方“3+X”高考高分宝典》光盘销售量居高不下;中国名师教育网寒假期间超高点击12万次。网上高考复习内容量大、新颖、方便快捷,又有交互式在线解答,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将会成为今后考生备考的常规手段。广东等9省2002年实行网上阅卷,网上评卷能有效减少误差,目前基本上是语文和外语科,今后还将逐步推广至所有高考科目。

  2002年高考报名出现新时尚,“第二学历热”:许多考生在选择普通高校专业的同时还选择了网络大学的不同专业,以期毕业时获取两个学历以在今后的社会竞争中增加竞争力;2002年高考志愿“师范热”升温,高考考生填报志愿时师范类院校异常火爆,北京师范大学录取分数超过600分。原因在于: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教师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师范类院校建设步伐加快。预期在今后一段时间“师范热”还会持续。
  2002年“大龄考生”缺席高考。2001年起教育部放宽高校报考条件,考生不受婚否、年龄限制,一时兴起“范进赶考热”。随着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化,高等教育多元化,成人高校、对口升学、函授大学、电视大学、网络大学、多媒体远程教育等发展成熟,使“大龄考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招生数量逐年扩大;实际操作人才行情看涨,人们认识到“成才并非一定要上高校”,职业培训吸引了众多在职人员。
  2002年教育部向全国高校提出了一项新要求:所有招生高校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中,必须包括《招生细则》和《录取规则》等“要害”内容。《招生细则》的“透明”,不仅有助于规范招生秩序,实现高考录取的公平、公正、公开,而且对高校科学制定人才鉴别。选拔和培养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高校最终实现“自主招生”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因为只有高校真正具有了以“不拘一格、科学选材”为核心的自主组织的能力和条件,教育主管部门才能真正放手。
与2001年相比,2002年各省市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变化较大,呈现不均衡趋势:文科大幅上升,理科基本持平;科目改革早的省市分数线变化小;首次改革的省市分数线降幅大;部分省市出台录取新政策,如江西省2002年新增零批次本科录取钱、浙江取消“服从志愿”一栏及师范加分,北京的海淀、西城两区考生填报考志愿前先填草表。

  八类北京高考生容易高分死档:自身条件不能达标;忽视单独录取志愿的填写;将一模的考试成绩作为报考的惟一依据;相关单科成绩不达标;每个志愿只“锁住”三个专业;忽视第二批次院校的填报;将外地名校“垫底”;第一批的三个志愿都停留在北京。
  三、市场对高等教育的调节作用显著增强
从2001年秋季高考的补录情况看:考生对补录热情不高;600分以上的复读生亦不罕见;考生已不再饥不择食,对包括学校、专业的志愿选择自主性大增,更趋个性化,眼光也更长远;市场对高等教育的调节显著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制约了人们对高校的选择,市场调节必然对高等院校的办学质量起到促进作用。另外高校收费倒挂令人担忧,补录的主要是一些高职、大专以及民办大学,而他们的收费反高于普通高等院校,这就把一些收入较高的家庭的孩子挤到国外就读。高职、大专的专业、层次也不“适销对路”。有人认为考生的复读是当今高校招生制度下考生维护自我权利的无奈之举。

                                摘自《中国考试》2003.2

 

------------------------------------------------------------------------------------------

             【发表评论】【在线投诉】【 发送给我的好友】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