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龙口概况 重点企业 龙口政务 镇区风采 土特产品 文化旅游 为民服务
 
 
关于做好市委党校2004年学历班次招生工作的通知

龙口市委党校2004年学历班招生简章
民俗风情
龙口市地处渤海之滨,水陆交通发达,商业繁盛,被称为"商业之乡",历来是开风气之先的地区。在商品流通的过程中,外出经商和求学的人们,把各地开化之举和文明之风带回故乡,与当地的"尊长上、勤学业、敦名义"的固有风尚,相互补充,彼此渗透,形成一种注重知识、崇尚文明、讲究礼节、善于交游的民风特征。

随着时代的前进,旧的习俗,如迷信等陋习,逐渐被革除;新的习俗便应运而生。约定俗成的东西,能在长期中形成,也能在短期内夭折,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不同时期的追求、意趣,决定着它们的兴盛和消亡。

(一)衣

龙口市居民的服饰几经变革,由旧换新的每一过程,都反映着每个时代的特色。清末,男着对襟上衣,女着右偏襟上衣,都穿直裆带腰宽腿裤。富裕人家外罩皮袍马褂,女穿杂色棉衣过膝,下着青裤。面料多为布质,富人布、绸兼用。花色以蓝、青为主。民国时期,穿长袍、长衫之风兴盛起来,穿制服、中山装的人也多起来。建国后至七十年代,中山装、国防服、学生服和列宁装,成为主要款式。从八十年代开始,男女服装在款式、面料和花色方面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缩小了与国外的差距。

(二)食

解放前,龙口市居民,平原以高粮饼子、玉米饼子、小米饭、小豆腐为主食;山区则以地瓜为主食。除去逢年过节,很少吃到面食。只有富裕人家以细粮为主食,有时也粗细兼做。建国后,农业生产不断发展,细粮相应地增加了。到了八十年代,居民完全以白面为主食,间或买一些糕点等副食品已司空见惯。一日三餐,面食多样,象馒头、花卷、烙饼、包子、水饺、馄沌、油条等面食,已成为家常便饭。偶尔吃顿玉米饼子煎小鱼,倒算作换换口味,改善生活。居民平素饮食多以素菜、豆制品佐餐。如自制的大酱、青酱、辣菜等。不到节日很少吃肉,但八十年代以来,不逢年过节,随时都可买肉,改善生活。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山珍海味上普通居民的餐桌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龙口市居民,历来以好客著称。旧时富人结婚、上梁等庆典,更加讲究排场,花钱决不吝惜,只为博得好名声。宴席必备八盘八碗,鱼、参、虾、蟹、肉、禽、蛋、蘑,样样俱全。八十年代以来,庆典摆宴之风不亚当年,菜肴品类之多,质量之好,远远超过了前人,海参、干贝、鱼、虾、蟹、蛎、食用菌、鸡、鸭、肉及时令蔬菜应有尽有。

(三)住

龙口市的民房建筑,历来比较讲究。民国《黄县志》写道:"黄之房舍,向多瓦房,草房与土屋甚少","整齐美观,为各县所无。" 龙口市的民房,一般座北朝南,背风向阳,建筑布局多为小四合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房造型更加美观大方,布局与结构日趋多样化。在用料方面,砖墙上部用钢筋水泥打圈梁,将房四周墙壁连结为整体,提高了防震能力。所用木料,选料考究,作工精良。房顶用瓦有机制大红、青瓦和小青瓦。现代民房建筑,有逐步向高挡建筑发展的趋势,宽敞明亮。城镇住宅向高层单元楼发展,农村则向低层单户独体楼发展,屋内装潢之风迅速普及。

(四)行

旧时,龙口市的货运工具有手推车、地排车、马车、驴车等;客运工具有花轿、黄包车、骡马轿车等;以车、畜代步的工具有骡、驴、自行车等。如今,机动三轮车、摩托车、拖拉机、大型汽车等,千车竞运,各显身手,为商品流通、物资交流而日夜兼程;自行车、摩托车、小轿车、面包车、穿梭奔驰,络绎不绝,数量不断增加,居烟台市各县市首位,档次不断提高,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五)婚嫁习俗

择吉日:一对恋人办完结婚登记手续以后,便是择定吉日完婚。人们大都愿在传统吉日--农历三、六、九日举行婚礼,而且多集中于新年后和春节前。究其原因,大致有三:一是新年到春节正是农闲季节;二是过了新年又增一岁,便于登记;三是时令是隆冬,结婚准备的食品不会腐烂变质,易于保存。近年来,旅行结婚、集体婚礼之风渐盛;结婚时在饭店宾馆设筵或在饭店定菜的作法比较普通,这一切并不受时令、节气和吉日的限制,比较随便。 撒请帖:择定吉日之后,就要通知亲友。方式是撒请帖,这是男方要做的一件大事。对一般亲友只用单帖,但对女方的长辈如祖父母、父母、叔伯等人的请帖却是不同凡响,别具一格的。要用单帖八倍的红纸折叠成八等份,俗称"八折贴"。 迎新娘:龙口市农村迎新娘,曾用过花轿、马车、自行车。而近几年,用汽车之风甚盛。新娘进门,夫妻双双在鼓乐声中,在伴娘、伴郎陪同下,进行多次鞠躬礼: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中午时分,大摆筵席招待宾朋,新郎、新娘还要向宾客轮番敬酒。饭后,仍然接待宾朋,直至黄昏。 闹洞房:室内灯火通明、宾客满堂,笑语连天,青年男女们便自动选出主持人,向新婚夫妇提出各种要求,强迫完成。对人们的愿望,小两口必须欣然接受,尽量满足。 会亲家:在举行婚礼时或在第二天,女方的父母或叔、伯到男家同亲家会面,谓之会亲家。要吃上一顿丰盛的午餐,陪席的,多是村里的名人或长辈,他们谈吐文雅、举止不凡,既给男家装潢了门面,又给对方一个极好的印象。 新媳妇习俗种种: "想要走,三六九。"这是一条对女子婚后走娘家、回婆家的日期的规定。但照老人们的解释,说是三、六、九日是"黄道吉日,宜于出行。" "三月三,送春燕。"农历三月初三日到来之前,娘家便准备下用精粉捏成的伶巧的小燕儿百只,加以人工描绘,涂上五颜六色。三月初三这天,姑娘们便把描好的春燕装进了食盒带回婆家,婆家留足之后,再分给他们的亲戚和邻居们,一来表示礼尚往来,二来借以夸耀亲家制作工艺的精巧。 "四月八,加吉俩"农历四月初八这天,成为新媳妇给婆家送鱼的节日,以表示对公婆的孝心。加吉鱼不仅是筵席上的珍品,而且名字又相当吉利,因此,给婆家送加吉鱼是最好不过的了。至于端阳送粽子,中秋送月饼,重九送酒,冬至送猪头等,那就更不在话下了。

(六)节令

"人七"节:每年正月的初七、十七、二十七日,叫作"人七"节,也称"人七日"。小麦节:正月二十一日,是小麦的生日。流传的俗话是"给吃不给吃,但看正月二十一"。这一天,如果天气晴和,阳光普照,便会群情欢畅,皆大欢喜,摆酒设宴,同庆丰年;如果天气阴晦,并无阳光,人们的心情便沉郁起来。给小麦作寿,争取高产,是人们的一种愿望。 雨节:二月二、五月十三、七月七等日,人们把它作为雨节对待。 药王节:四月二十八日,是纪念隋唐时期活了101岁的著名医学家孙思邈的节日。

(七)礼仪习俗

邀客赴宴。在农村,一家有喜事,百户齐欢庆。表现在结婚、建房等盛典上尤为突出。 贺建房:择定吉日,邀请宾朋,参加上梁盛典,客人们携带的礼品,有酒肉,有鞭炮,还有以红为主的花布等。花布作为"挂红"之用。上梁这天,梁上挂满五光十色的布料数十条,以显示主人的亲朋之多和交友之广。 贺乔迁:新屋落成或购置新房之后,在搬迁之日,有的亲友前来庆贺乔迁之喜。主人赏饭,客人备礼。 贺婚娶:男女双方结婚之日,主要由男方宴请宾客。喜主都要依照礼单上的姓名一一登记造册,以备安排酒席和作为异日礼尚往来之用。 贺生子(女):婴儿出生,先向岳家报喜,并携回事先准备好的鸡蛋、小衣裤、小被褥等物。 贺五日。摆宴庆贺,岳母亲临,看望女儿和外孙,婆家煮一些鸡蛋染成红色,称"红皮鸡蛋",分赠赴宴的亲友。 贺十二日。设宴庆贺,婆家烤火烧数十个,描上斑斑红点,分赠客人。 贺满月。岳父亲自将久别的女儿接回,只要婴儿和母亲的身体健康,全家便皆大欢喜。 贺百岁(日)。岳母亲临,带来面捏的"长岁"数十个和给婴儿挂在胸前的长命锁以及手镯、脚镯等。 贺升学:龙口市人民历来注重知识、崇尚学问,贺升学之风愈来愈盛。 贺参军:乡里青年参军时,祝贺信雪片飞来,亲友们要一一为之饯别,送纪念礼品,赠勉励话语,气氛十分热烈欢快。


烟台网地方站:

芝罘区 莱山区 开发区 福山区 牟平区 长 岛 龙口市 莱阳市 莱州市 蓬莱市 招远市 栖霞市 海阳市 
会员服务 - 网站登陆 - 保护隐私权 - 关于烟台网 - 网站所有者简介 - 顾问团 -加盟合作 - 网址总览 - 友情链接 - 投诉栏
Copyright © 2003 Longmeng.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龙盟科技 版权所有
Mail: info@chinayantai.net yantai@longmeng.com   
热线电话:0535—664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