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原文翻译赏析-马致远-元曲三百首

【译文】

枯藤老树上栖息着几只乌鸦,小桥下溪水涓涓有几户人家,荒凉古道西风飒飒骑着瘦马。夕阳已经西下,断肠人漂泊天涯。

【鉴赏1】

这首小令手法高妙,意境深远,感情真切,素有“思之祖”的美誉。它的篇幅虽短,但将游子的愁思抒写无遗。王国维《人间词话》评曰:“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

此曲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思图。时至深秋,一位游子还在天涯漂泊。他骑着一匹瘦马,冒着萧瑟的秋风,正在蜿蜒曲折的古道上缓慢地行进着。沿途悲凉的秋意向他眼前扑来:那枯黄藤蔓缠绕在老树之上,那数点昏鸦已落在树上栖息。面对此景,他不禁黯然神伤。他边走边想,昏鸦还有栖息之所,而自己的家又在何方?他想到这里,不知不觉来到一处僻静的地方。这儿有潺潺的溪水,溪上有一座小桥,溪畔还有一户人家。他本想去敲门借宿一夜,但又怕人家不许,就只好作罢。这时,太阳已经落山,夜幕即将来临,他为了赶路,不得不继续在天涯漂泊、漂泊……

这“断肠人”是谁呢?或许是作者所看到的某人,或许就是作者自己。若是指前者,则更有画意;若是指后者,则更富诗情。对此,可不必深究。

【鉴赏2】

[天净沙]写秋原旅人的情怀。开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纯粹写景。作者只单纯地说了六种景物的名称,便让一幅秋野黄昏行旅图的背景活现在读者眼前:天色已是黄昏时分。夕照下的枯藤攀附在老树上,树头几点寒鸦。地上一曲清溪,溪上架着小桥。不远便是数椽幽静的茅屋。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虽然还是只说景物名称,但是这三个词却具有丰富的感染力: “古道”是苍凉寂寥的,“西风”是萧瑟悲凉的,“瘦马”是疲惫无力的,这已经不是单纯地写景了。而“瘦马”一词,在这里还应该包含骑在马上的人。这是这幅画面的主要部分。“夕阳西下”写时间,“断肠人在天涯”,这才明显地写到旅人,写到旅人的心情。秋天本来就容易使旅人发生悲凉之感,特别是在苍然暮色中,对着荒郊萧瑟的景物,骑着疲惫的瘦马,孤独地走向天涯异域,他更会想到故乡的人,瞻望漫长的前路,因而触动情怀,引起悠悠的哀愁。作者只说了“断肠人在天涯”六个字,就含蓄着许多的意思。

这首小令写得自然,却十分精练。作者只用28个字,便把幽远的秋原景色、寂寞的旅人和他那悲凉的情怀,都活生生地表现出来。所以王国维称赞它说: “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研究古典文学的人往往喜欢找诗文出处。如果找这首[天净沙]的出处,我想可以找到金朝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里的一首[仙吕·赏花时],曲文是:

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径入天涯,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瞥见个孤林端入画,篱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大伯捕鱼虾,横桥流水,茅舍映获花。

【鉴赏3】

无名氏辑《梨园乐府》、元周德清撰《中原音韵》、元盛如梓撰《庶斋老学丛谈》、明张禄辑《词林摘艳》、明蒋一葵撰《尧山堂外纪》收录。此系写景小令。前三句写枯冷凄清之秋景,后二句写飘泊羁旅之游人,全曲造就了一个萧瑟苍凉的意境,流露出作者感伤凄苦孤独绝望的思想情绪。这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特点,元周德清《中原音韵》称“极妙,秋思之祖也。”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赞为“景中雅语”。王国维称为“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此曲遣词造句亦称独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十八个字,八组名词,虽无动词缝合,却无丝毫破碎零散之感,见出大家的功力。

文章标题:《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原文翻译赏析-马致远-元曲三百首

链接地址:http://www.chinayantai.net/libai/tsy/2749.html

上一篇:《四块玉·叹世(带野花)》原文翻译赏析-马致远-元曲三百首

下一篇:《喜春来·别情》原文翻译赏析-王伯成-元曲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