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水仙子·寻梅
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译文】
冬日前后走过几多村庄,溪南溪北走得两脚寒霜,一次次奔忙在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吹来不知何处的芳香?忽然穿白绸衣裙的仙女来到身旁。酒醒以后寒夜里惊破春梦,凄凉的笛声让人断肠,这时节正月淡昏黄。
【注释】
①孤山:位于杭州西湖之中,孤峰独耸,秀丽清幽。宋代著名隐逸诗人林逋曾隐居于此,植梅养鹤。“孤山梅”因此名传遐迩。②缟袂:白绸做的衣袖。绡裳:薄绸做的下衣。
【鉴赏】
冰天朔风中勃然绽放的梅花,一直与经冬不凋的松、竹一起,被誉为“岁寒三友”。铁枝横斜、傲霜斗雪、超凡脱俗、一尘不染的高洁品性,就成为梅花最本质的典型意象。本曲中的主人公为了寻梅,于立冬之前就开始奔走,直到立冬以后还在几个村庄中寻觅,其爱梅之心该是何等殷切。他踏着霜雪,村前村后、溪北溪南、树头树底一路寻来。孤山上,山势孤高,寒风自来,梅花的香魂随风浮动,沁人肺腑。主人公循香而去,忽见一树寒梅迎风斗霜,飘飘如缟衣素裙的仙女,真是踏破铁鞋,蓦然相逢,怎不叫人惊喜交集呢?正当主人公沉浸在“逢梅”的乍喜之时,阵阵寒风袭来,酒醒了,梦也醒了。凄婉的笛声在料峭的春寒中幽幽传来,如诉如泣,令人断肠,而朦胧的月色,正把梅花消融吞没于一派昏黄之中,主人公忧伤之极,竟不能自禁了。为什么寻寻觅觅、蓦然相逢,带来的只是瞬间的惊喜,长留的却是挥之不去的忧伤和迷惘呢?或许是物伤其类吧! 梅花的高洁绝俗、遗世独立,不正是主人公——诗人自己孤标傲世、一生潦倒的写照吗?
此曲一唱三叹,回环起伏。《水仙子》又名《凌波仙》,是双调中常用曲牌,从曲谱上看,为八句七韵三对配,正好表达了作者“寻梅”、“逢梅”、“赞梅”的三层含义,精巧缜密。
文章标题:《水仙子·寻梅(冬前冬后几村庄)》原文翻译赏析-乔吉-元曲三百首
链接地址:http://www.chinayantai.net/libai/tsy/2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