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原文】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人名片】

王昌龄(698-756)

字号:字少伯

籍贯:京兆(今陕西西安)

作品风格:雄健清朗,意深韵长

诗人小传:

王昌龄(约690年~约756年),字少伯,山西太原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他早年贫贱,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词,授汜水尉,因事贬谪岭南等地。开元末返回长安,改授江宁丞,安史之乱起后,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诗人均有交往,诗作以七绝见长,能以极短的文字概括极丰富的社会内容,尤以登第前赴西北边塞所作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最受推崇。后人誉之为“诗家夫子王江宁”,今存诗一百七十余首。

《芙蓉楼送辛渐》原文翻译赏析视频-王昌龄-七言绝句-唐诗三百首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注释】

芙蓉楼:据《元和郡县志》载:“江南道润州: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为万岁楼,西北楼为芙蓉楼。”故址在今天江苏省的镇江市。

辛渐:字与事迹均不详,应为王昌龄好友。

连江:别本作“连天”。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译文1】

寒冷的夜雨啊,笼罩着整个江面,直扑向这江南的山水,天明以后,我送别辛渐,但觉身边的青山是如此孤独。你此去洛阳,亲友们倘若询问我的状况啊,你就告诉他们:恰如玉壶中的一片冰心。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译文2】

寒雨连江的夜晚你来到江宁,清早送客我凝望着楚山孤影。

洛阳亲友如果问起我的近况,你就说像那玉壶中一片冰心。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译文3】

漫江的寒雨在夜晚潜入吴地,清早送客我凝望着楚山孤影。

洛阳的亲友们若问我的近况,你就说像那玉壶中一片冰心。

《芙蓉楼送辛渐》原文翻译赏析视频-王昌龄-七言绝句-唐诗三百首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赏析1】

此诗写送别,但重点并没有放在离愁、别意上,而主要抒发自己内心的愤懑,以及标榜自己品行高洁,夙志不移。前半段写景物,写送别之事,其中“寒雨连江”,凄怆之意浓厚,为此寒非止身触,也是心感。客将别去,自己更加孤独,却不言身孤,而曲折地说“山孤”。两句道出吴、楚,可知送别地是在江南——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王昌龄前赴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为丞,诗当作于此际。

诗歌的重点为后半段。辛渐此去,不知目的地何在,但应该会路过洛阳,洛阳为唐时东都,士人汇集,想必有很多王昌龄的老亲友在,故有“洛阳亲友如相问”句。洛阳亲友倘若问起我的状况来,你应该怎么回答呢?那就回答“一片冰心在玉壶”好了。鲍照白头吟》诗中有“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句,这一句即从中化出。玉壶无垢,冰更莹洁,以此为喻,便出“清”字,指自己胸怀磊落,不与时俗同流合污。王昌龄仕途坎坷,多次被贬,《河岳英灵集》也说他“晚节不矜细行,谤议沸腾”,因此有感而发。那么多人都在污蔑我,都在诽谤我,认为我品行不端,其实这都是谰言啊,我的品行一如既往,仍然如此冰清玉洁。

以此为照,则前出“寒”字、“孤”字,也便豁然通透了。诗人秉持正道而行,反为所污,身处人群之中,却感如此孤独清寒,乃有此语,为自己辩诬。诗既凄清冷峻,又复豪气在胸,昂扬激越,使人击节叹赏。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赏析2】

这首诗是作者借送友去洛阳抒写自己胸怀的诗。写此诗时,作者正被贬到江宁,心情无疑是苦闷的。诗首句写辛渐雨夜来到江宁,二句写作者在清晨于楚地送辛渐去洛阳。后二句是诗人临别致意,请辛渐告诉家乡亲友,自己虽被贬谪,但心地仍如玉壶之冰,纯洁无瑕,晶莹透明,诗人借玉壶冰心自喻,恰当地展示了自己高洁的胸襟,表白了自己坚持操守的信念。全诗构思精巧,抒情婉曲,含蓄无穷。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赏析3】

这是一首送别诗,该诗原题共两首,一首写诗人在芙蓉楼为友人饯别的情景(丹阳城南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本书所选的这首写的是诗人在次日早晨送别友人时的情景。这首诗大约写于开元二十九年之后,当时王昌龄离开京城赴任江宁丞,诗中的辛渐准备从润州渡江,经扬州,到洛阳。王昌龄大概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两人在此分别。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开头两句写送别地点周围环境。这两句的意思是,夜里下起了寒冷的秋雨,江水涨满,浸润吴地,清晨与君分别,远望青青楚山那样孤独。“寒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了离别时的黯淡气氛。雨“连江”,勾勒了宏阔场面,它反衬楚山的“孤”,秋雨不仅弥漫整个江面,更浸透两人的心,寒意阵阵袭来。“平明”,点明送别时间,“楚山孤”,点出友人去向。诗人想着友人不久就行到楚山,之后越走越远,最后隐没在远方,友人可以回到老家和亲人相聚,而自己只能远望楚山方向,遥寄自己的思念,想到这里,诗人不禁心生孤寂悲凉之感。这两句渲染了凄冷孤单的氛围,表现两人绵绵不舍之情。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两句是诗人对朋友辛渐的嘱托。因为辛渐是诗人的同乡,所以辛渐回乡后,诗人亲友肯定询问诗人情况。诗人便嘱咐他,如果洛阳亲友问到我,你就告诉他们,我的心就像那晶莹纯洁的一块冰,装在洁白无暇的玉壶中。表明他虽遭贬谪,但内心坚守高洁情操之情,以此告慰亲人。这个恰当的比喻,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辛酸和怨恨之情。

这首七言绝句即景生情,移情入景。诗人借离别自抒胸臆,表达自己玉壶冰心之志,语言简洁,和谐优美。诗中灵活地用问句,不失呆板,结构缜密,韵味无穷。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赏析4】

本诗大约是在开元二十九年(741年)以后,王昌龄在江宁(今南京市)任县丞时所写,是诗人为朋友辛渐所写的送别诗。它描绘了诗人和朋友在清晨江边离别的情景。芙蓉楼,在唐代润州城上西北,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市。辛渐,王昌龄任江宁县丞时的诗友。

第一句从昨夜之雨写起,为送别营造了清冷的氛围。蒙蒙的细雨笼罩着江宁,交织成一片没有边际的网。夜晚的雨增添了清寒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感伤气氛。那寒意不止弥漫于满江轻烟细雨中,更侵入两个即将分别之人的心中。“连”描写出雨势的连绵平缓,“夜入”描写出雨趁着黑夜悄然而来,则诗人因为离愁满怀而整夜无眠的情形也自然可以想见。中晚唐时期的诗常常描写落在窗下梧桐、檐前铁马、池里残荷上的雨声,而诗人却并未从听觉、视觉与想象等角度实写秋雨的细节,而仅用一句“连江夜入吴”写雨势,用浅淡的笔墨渲染出满纸细雨,也用浩然的气魄衬托出“平明送客楚山孤”的辽阔意境。

第二句里的“平明”点出送友人的时间;“楚山孤”三个字,不仅写明了友人的去处,而且暗中表达了诗人送友人时的心情。早晨,天色已亮,辛渐就要上船北还。诗人远望江北的山峦,想到友人一会儿就会消失于楚山之外,顿时产生了孤独寂寞之感。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像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江水逝去。浩渺的江水原本就最容易引起离愁别绪的联想,唐人从中而得的佳句也早已数不胜数。这里,诗人以此句抒发了离别之情。

第三、四句,诗人写的是自己,却仍与送别之意相吻合。上句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牵出了诗人后两句的临别叮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从清透无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莹纯洁的冰心,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此外,诗人在这里也是用玉壶、冰心自喻,以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信念。

全诗情景交融,浑然融为一体,蕴涵着无穷的韵味。

《芙蓉楼送辛渐》原文翻译赏析视频-王昌龄-七言绝句-唐诗三百首

【J后人点评】

清朝宋顾乐:唐人多送别妙作。少伯诸送别诗,俱情极深,味极永,调极高,悠然不尽,使人无限留连。(《唐人万卷绝句选评》卷三)

【扩展阅读】

芙蓉楼送辛渐其二

唐·王昌龄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芙蓉楼送辛渐》诗共有两首,“寒雨连江夜入吴”是第一首,上面这是第二首。第二首诗所蕴含的内容与第一首诗大抵相似,前半段写景,第三句写送客,第四句抒发自己凄寒如江之意、皎洁似月之心,并出孤寂意。所以说两诗的内容基本重复,而“一片冰心在玉壶”更统括所感,用精当的比喻托出不合流俗之志,因而流传千古,所以历来选本,大多只选第一首。

文章标题:《芙蓉楼送辛渐》原文翻译赏析视频-王昌龄-七言绝句-唐诗三百首

链接地址:http://www.chinayantai.net/libai/tsy/2257.html

上一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翻译赏析视频-王维-七言绝句-唐诗三百首

下一篇:《闺怨》原文翻译赏析视频-王昌龄-七言绝句-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