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筝
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诗人名片】
李端(约743—约782)
字号:字正己
籍贯:赵郡(今河北赵县)
作品风格:清婉
诗人小传:
李端(约743年~约782年),字正已,赵州(今河北省赵州市)人,唐代诗人。他少居庐山,师从诗僧皎然,大历五年(770年)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官终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他的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名列为“大历十才子”之一。
【李端·听筝注释】
金粟柱:古代称桂花为金粟,这里是指装饰以金色桂花的弦轴(柱)。
玉房:筝上之枕名为房,玉房是指玉制的筝枕。
周郎顾:典出《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周)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李端·听筝译文1】
金桂花的筝柱啊名贵的筝,美人洁白的手啊就在玉制筝枕前面。她想要得到周瑜一般英俊少年的关注啊,所以不时地假装弹错了弦。
【李端·听筝译文2】
鸣筝上金粟柱系着丝弦,洁白的手弹拨在玉房前。
想要那知音人周郎回顾,不时地有意去弹错丝弦。
【李端·听筝译文3】
饰有金粟柱的古筝轰鸣,洁白的手弹拨在玉房前。
为让听曲周郎回首盼顾,常常是故意拨错了筝弦。
【李端·听筝赏析1】
这首诗诙谐风趣,写一位弹筝女子,为了引动自己所心仪的男子关注,所以故意弹错曲调。诗的前半段写筝之名贵,弹筝人的高雅——“金粟柱”、“玉房”、“素手”,简单几个常用的词汇便将其意表出。接着,后半段便道出女子委婉心曲,既有怀春之思,又有渴盼知音之意。
或谓此诗寄予着诗人自身的身世之感,对现实有所讽刺,我却无法从中读出。全诗的格调是轻松的,诙谐的,丝毫不见沉重之感。倘若真谓别有怀抱,我倒宁可相信这是诗人艺术性地掩饰己过,向他人道歉时随口所作。试想一下,诗人做错了某事,即向关注者吟出此诗,其意不外乎:我非不能也,是故意犯错以引起您的关注啊。一方面为自己遮羞,同时也委婉地赞扬了关注者,称对方是周瑜一般的“知音人”,则关注者闻听此诗后,也便只能付之一笑,而不会再责怪诗人了。
【李端·听筝赏析2】
这首诗写一位弹筝女子为了博取意中人的顾看而故意弹筝出错的情态,写得细腻深婉,极富有情趣。似乎又有言外的意味。
【李端·听筝赏析3】
这是一首描写女子弹筝的小诗,主要描写弹筝者的心理。从诗意看,这首小诗写一位弹筝女子为博意中人青睐而故意出错的情态,写得婉转细腻,富有情趣。筝是古代一种弹拨乐器,“鸣筝”即弹奏筝曲。诗题又作“听筝”。“听筝”,则谓听奏筝有感,就听者立题。而本诗主要描绘弹筝者的心理,从诗意看,以“鸣筝”为题更加合适。
首句写琴之美,次句写弹筝者之美。“柱”是系弦的部件。“金粟”形容筝柱的装饰华贵。“素手”表明弹筝者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前两句写出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坐在华美的房舍前,用纤细的手指拨动琴弦,悦耳的筝声就从华美的琴畔流转开来。
三、四句诗是全诗的关键所在,描写了“误拂弦”的心理。“周郎”指三国时吴将周瑜,他二十四岁时即为中郎将,时称“周郎”。周瑜精通音乐,听到人奏曲有误时,即使喝得半醉,也要转过头去看看。所以时谣说:“曲有误,周郎顾。”(见《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周郎”在此处比喻弹筝女子心仪的知音者。“时时”是强调她一再出错,显出故意撩拨的情态,表明她的用心不在献艺寻求知音,而在其他。为了所爱慕的人顾盼自己,故意将弦拨错,弹筝女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
清代的徐增评析这首诗时说:“妇人卖弄身份,巧于撩拨,往往以有心为无心。手在弦上,意属听者。在赏音人之前,不欲见长,偏欲见短。见长则人审其音,见短则人见其意。李君(称李端)何故知得恁细。”(见《而庵说唐诗》)。可以说,他的看法是十分精透的。本诗的巧妙之处就在于诗人通过仔细观察,抓住了日常生活中表现人物内心状态的典型细节,把弹筝女子复杂而难以捉摸的心理,想博取青睐的心情,委婉地写了出来,非常生动、逼真。本诗的写法有点像速写,也像素描,对弹筝女子形象的刻画十分到位。
【李端·听筝赏析4】
这是一首描写少年恋情的诗,诗中用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一位热恋中少女的形象。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写弹筝少女端坐华丽的房子前,拂弄筝弦,优美的筝乐便从弦轴中传了出来。“金粟柱”和“玉房”都表现了场地的华丽。“素手”二字表明弹筝者是一位女子。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这两句写鸣筝女故意弹错筝弦,希望引起自己所爱的人注意。这里引用了周瑜的典故,周瑜少有才华,文治武功,晓音律,一旦听到弹错曲,他都会转头看一下奏者。这里诗人用“周郎”指代少女所爱的人,其中透露了少女对男子的倾慕和喜爱之情。“时时”二字强调了少女弹筝出错之频繁,显出了她心不在弹筝,故意撩拨的情态。
这首五绝小诗,刻画细腻生动,轻巧活泼,情趣盎然。
【J后人点评】
清人徐增:妇人卖弄身份,巧于撩拨,往往以有心为无心。手在弦上,意属听者。在赏音人之前,不欲见长,偏欲见短。见长则人审其音,见短则人见其意。李君(称李端)何故知得恁细。(《而庵说唐诗》)
文章标题:《听筝》原文翻译赏析视频-李端-五言绝句-唐诗三百首
链接地址:http://www.chinayantai.net/libai/tsy/2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