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云歌送别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
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
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
【赏析】
宋代有九个僧人,颇有诗名,据欧阳修《六一诗话》记载,进士许洞曾会九僧赋诗,许洞拿出一纸,规定九僧不许犯纸上一字,即“山、水、风、云、竹、石、花、草、雪、霜、星、月、禽、鸟”之类,见此情景,“于是诸僧皆搁笔”。这一方面见出九僧诗径狭窄,另一方面也无意暗示了诗歌写作容易落入吟风弄月、吹花嚼蕊的固定范式和语词当中,由此来看唐代边塞诗对诗歌写作蹊径的开辟和境界的提升,就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了。
岑参这首《火山云歌送别》,写的是西北边塞的奇异风景。岑参胸怀壮志,一生当中曾两度出塞。他于天宝八年(749)首次出塞,赴龟兹(今新疆库车),入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为时两年。天宝十三年(754),岑参再度出塞,赴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庭都护府封常清幕,为时三年。这两度塞外之行,岑参一生受用无尽,其对西北边塞独一无二的描写,也确立了他边塞诗人的地位。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开篇即是一幅奇伟景象。赤亭,今新疆鄯善县七克台镇境内。炎夏五月,火山忽地从赤亭奔涌而出,厚重火云遍布空中。这一景象,着实耸人眼目。岑参另在《经火山》一诗写道“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与此相类。下边则极力描摹火山云,层层递进,尤为奇幻,“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火云满山,凝结不散,遮天蔽日,空中鸟儿面对这强大威势,吓得一下子飞逃千里之外。“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火山云往来飞腾,清晨奔来,阻断了南下的北风。傍晚涌过,紧随着落雨归来。“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铁关”,铁门关。“交河”,交河城。火山云奔突而来,铁门关的树木顿时隐去,整个交河城也几乎被它全部遮掩。“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人往东去,回归中原,火山云仿佛也踏上了迢迢征路,随马而去。
咏物之作,下字精准十分重要本诗当中的“厚”“凝”“断”“吞”等字,用得十分到位,热风炙面,奔腾不休,火山云的宏大气势,如在眼前。反观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对火山这般描绘道:“那山离此六十里远,正是西方必由之路,却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袋、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和岑诗描绘相比,就显得逊色一些。本诗通过这样的运笔下字,“岑奇逸而峭”(清王士祯《师友诗传续录》),同样体现十分显豁。
本诗紧紧围绕火山云着笔,反复渲染,雄奇大气,十分豪壮,可谓西北边塞风光的传神写照。火山的无上威力,也间接烘托出戍边将士的辛勤与艰辛。在这般严酷自然条件下,戍边卫国,多么的不容易。再看岑参同样写西北边塞的诗句,诸如“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和本诗相比较,火与冰,对比剧烈,简直难以相信这是同一片天地,人行其间,何其不易。可在这般严酷环境下,兵将保家卫国,士人勇于出塞更是体现了一种不畏艰难的进取与坚毅。
唐代边塞诗除了对诗歌题材与境界大有提升外,更是顶峰上的唐诗的重要组成部分。盛唐之音,所以后来难继,这种黄钟大吕之音的难以追攀,是一个重要原因。
(黄全彦)
文章标题:火山云歌送别-古诗译文赏析(岑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