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住宅产业现代化就是以住宅成品为最终产品,以市场需求为向导,以科技进步为依据,以成型的住宅建筑体系和与之相配套的住宅产品为基础,以科学组织和现代化的管理为手段,通过住宅生产全过程的开发、设计、施工、部品生产、管理和服务等环节构成完整产业系统,以提高住宅质量,提高劳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实现住宅生产、供给、销售和服务一体的标准化、工业化、商品化,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生产组织形式。
深圳市住宅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后,将全面推进深圳住宅产业现代化建设,重点完善小区集中空调供冷、生态化、智能化等方面的技术规范,并加强运用推广,这也将为地产相关产业带来巨大商机。深圳市住宅局正酝酿在新建的住宅小区内推行集中供冷项目。这是深圳市住宅产业化领导小组自去年成立后,首次尝试以一个住宅小区为试点,推广应用集中供冷新技术。
研究表明,当住宅的空调房间数超过一定数量后,集中空调方式会比独立空调的方式经济节能。由于同一个家庭多台空调器投入使用的时间各不相同,空调的同时使用率是比较小的,同时,由于空调热负荷出现的高峰也正是电网负荷的高峰,就使采用蓄能式的区域供冷系统在未来住宅空调上拥有巨大前途。
区域供冷是现代空调发展的重要方面。作为节能环保重要途径的区域供冷供热在城市的规划和发展中成为一大趋势,特别是具备集中热源的居民住宅小区,集中供冷供热能带来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献显示,大规模的住宅区,尤其是市区住宅区,为长远地防止公害,节能及安全和管理的需要,应从综合利用废热的区域供冷供热的方向进行规划。在欧训、日本,城市集中供冷日益普及,它正逐步取代以往分散的冷冻站,从而可以提高系统用能效率、减轻城市污染、降低设备容量和减少机房占地面积。可以预言,在不久的将来,城市集中供冷(热)网将成为现代城市的必备基础设施。
集中供冷热系统具有能耗效率高、环境热污染低、便于维护管理等优点,是现代住宅区和现代商用楼群的主要能源供应形式。在深圳这样的亚热带地区。实行住宅小区的集中家庭空调供冷方式,有其重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深圳年平均气温高,使用空调时间长,空调能耗大。每个家庭都备有两台以上的分体式空调器。这种分散空调方式不但造价高,而且还有能耗效率低,住宅周围近距离热污染严重,外墙悬挂的室外装置影响建筑的外观等弊端。因此没有这些弊端的集中供冷系统是深圳市住宅小区家庭空调能源供应的经济和可靠的方式,它具有以下优点:能源使用效率高,可以通过利用燃烧垃圾等综合治理产生的废热来降低燃料成本,减少运输与仓储量;保护大气环境免受氟利昂和废热的污染;去掉分散安装的室外机装置,有利于建筑立面的美观,美化城市住宅区环境;楼字空间的更有效利用(深圳的地价很贵),节省一次性投资和运行费用,劳动力、设备和维护费用下降;适合于住宅和住宅区的智能化管理。免除住户维护上的麻烦;有利于采用冰蓄冷技术,削峰填谷,平衡电力,进一步降低城市空调能耗。
在欧美等先进国家,集中供冷热系统的应用已经有较长的历史也很普遍,但这些国家因工业发展早和人口密度小等特点与我国的国情相异较大,其经验的可借鉴性较小。而日本国人口密度大、公寓型的住宅区发展快,适合采用集中供冷热系统能源方式。因此集中供冷热系统得到迅速发展。从大阪燃气公司于1970年建造第一套集中供冷热系统为先河,当前,日本有75家独立的企业经营着总共93个集中供冷热系统,另有19个正在建设中。这些系统的供热(冷)能力一般为600GJ/小时到1000GJ/小时。
绝大多数集中供冷热系统是冷热双供系统,天燃气是使用最多的燃料,其次是热泵。利用焚烧垃圾释放的废热来运行的集中供冷热系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东京供热公司的日向冈房地产区供热系统就是一个例子。这个系统除对商业设施外,还向12000个家庭与15所学校提供服务。
为了克服分体式空调的弊端,实现住宅建设的生态节能和住宅科技的可持续发展,从1997年以来,国家建设部以及各大城市都将住宅区集中供冷作为住宅建设中的重点推广技术,从政策法规到技术上加以引导,促进此项事业的发展。上海和杭州已经在开展此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上海将住宅区的集中供冷作为住宅产业化的主要技术,写入了十五发展纲要,并从政策上禁止沿街的建筑物悬挂分体式空调的室外机,已有的也要求做隐蔽工程。杭州已有几个小区实现了集中供冷。深圳市在住宅产业化领导小组成立以后,将住宅区实行集中供冷作为住宅产业化的主要技术和目标写入了发展纲要。
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城市居民的取冷方式大都为个体型和分散式,而集中连片供冷率却相当低。即使在大城市,集中供冷率也难超过20%,大多数中小城市基本没有集中供冷设施,这是造成家家户户装空调、争电源、散热设施相互影响、污染纠纷时常发生的主要原因。
深圳市住宅产业化领导小组和深圳市住宅局也非常重视这一工作,并本着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将系统实用化。4月16日深圳市住宅局组织了一次专家研讨会,对住宅区集中供冷的经济性,工程的可实施性及运行维护管理方法等进行了一次科学决策论证。这次研讨会对此项目作出了初步意见:1、在住宅区实行集中供冷是符合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发展方向的重点技术,应予以肯定并积极推行;2、住宅局以一新建小区为试点的方案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比分体式空调方式有更好的性价比,可以实施;3、对投资、资金回收、运营管理方式等应作更全面准确的分析,提出一整套管理条例和方法,定性定量地解决工程问题;4、建议成立专门课题和研究小组,进行调研和多方论证,科学合理地推进此项目的实施和实现。
集中供冷项目深圳市试点小区的设计和施工方案是在小区设能源中心,供冷方式是采用二级冷水泵形式,中心机房设置一级泵,各楼栋设置二级泵,设置方式同自来水供水形式,为各楼栋输送空调用冷冻水。从中央管网到各楼栋地沟埋设。楼栋内走垂直管道井;冷水管在一次建设时引至每户,如实行菜单式装修,则一次布好室内冷水和风机盘管,如实行住户自行装修,则给住户装修时进行室内配管和冷量分户计费装置。
深圳市集中供冷试点小区能源中心和集中供冷系统的建设也将参照日本经验,实行政府政策引导、企业策划推动的方针。按照谁投资谁得利、利益与风险共享的原则,充分调动社会和企业的财力和积极性,按市场行为和准则进行。政府也应从有关能源、环保资金里拨出一定的款项,对工程项目进行利率刘补贴贷款,企业筹集资金,完成投资建设资金回收偿还过程。
在运营管理上将采用企业化经营的原则,由投资公司经营,住户自愿开户,每月的正常使用费用必须低于分体式空调。
在住宅区实行集中供冷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重大的。深圳市住宅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实现住宅区的集中空调供冷和建设小区能源系统的技术成熟可行,投资安全可靠。集中供冷有利于推进住宅产业化、建设生态城市和绿色城市、节省能源、保护环境,具有较大的政治和经济意入。
集中供冷固然好,然而现实中的难题却不少。其一,传绞观念筑起一道无形的“墙”。如果现在还说经济能力达不到集中供冷的要求,那是不客观的,关键问题在于落后的传统观念从中作梗。无论单位和个人,已养成了营造“小而全”的小环境的习惯。大家宁愿多花钱、多消耗、多污染,也要自己供冷,而不愿轻易拿出钱让别人一统建造供冷中心。其二,建设资金短缺与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资金的缺口存在于两个方面:是新建供冷项目。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新建区越来越多。欲全部实行集中供冷,可想而知资金投入会非常巨大。二是让现有供热设施增加供冷功能,也要投入大量资金。以上两项资金的缺口,单靠财政支持恐怕无能为力,必须多方筹集资金。其三,运行管理的问题难以破解。说到集中供冷就自然会联想到集中供热的运行管理问题。据调查,目前,在我国凡实行了集中供热的地方,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运行管理费拖欠的问题,有的甚至到了使供热部门难以继续维持正常运行的地步。
有关专家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对策是:首先,应树立取暖供冷的全新理念。采取多种形式宣传集中供冷对于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工作和居住环境、提高生产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让大家清楚地了解到,集中供冷最经济,对环境污染最小,使集中供冷像集中供热那样变成社会各界的自觉行动;其次,各地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烟尘控制区”、“二氧化琉控制区”及“大气污染防治功能区”的建立,制订从集中供冷设点、建设、管理、运行到收费标准全过程的地方性行政法规。切实可行地将集中供冷纳入法制化轨道。同时,完善从锅炉生产到使用全过程的配套政策;第三,走集中供冷市场化运营之路。采用社会化投资,如申请政策性专项贷款;同一批经济效益高、发展前景好的大型企业合资或合作经营,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无论是联片区域供冷,还是热电厂集中供冷,都要按照市场化要求,实施科学化、制度化、正规化运作管理。有条件的可按照IS014000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目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