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表明,进入2002年的北京楼市在诉求格调方面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表现在:发展商对于自己产品的“自恋情结”在衰减,有关产品创新的高歌猛进,起码在广告表现环节有所趋缓,取而代之的是众多发展商在楼市走势问题上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
楼市显现服务升级
在2001年的最后几日,郭钧领衔的华润置地北京公司率先发言,通过媒体宣布将2002年定位为“客户服务年”,由此拉开企业系统创新的序幕,为其做注脚的是郭钧著名的“快乐地产”人性化理论。
无独有偶,在2002年的最初几日,以“板楼3代”经典设计和“梧桐之城”称谓而享誉楼市的嘉铭 桐城正式推出以全员、全程、全效为脉络的“三全服务体系”,并相对低调地将2002年定格为“三全服务达标年”,同时拟公开一系列社区整改目标和服务化指标,向外界明确表达进行纵深式服务和致力于“服务品种创新”的决心和能力。
两家均拥有明星楼盘的房地产企业几乎在同一时间推出相同的产品文化主题,使北京楼市的2002之春显得不同寻常。
服务是补课还是方向
在北京楼市的发展断面上,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与深圳、上海、广州等地的巨大差距。这种差距更多地表现在时间上。据了解,九十年代中后期广州曾用了近两年时间来解决和反思有关项目入住的种种纠纷。在此之后,上海通过“入住瓶颈”的时间缩短为半年左右。形成这一时间表的前提是上述区域市场均较早地进入了精密设计和产品同质化阶段,化解矛盾的基础较好,政策环境也有利于市场供求双方快速成熟。
基于区域市场比较,有人提出北京楼市必须补上服务这一课,否则将与成熟市场的走势相背离。其实,北京市场上并不缺少服务口号或口号式服务,只是服务的诚信度较低,不仅不具备应有的战略高度,而且难以融入企业的文化体系之中,因而脆弱不堪,更谈不上化解危机,经受市场检验。在这一层面上,华润置地和嘉铭地产在产品优势基础上双双推出客户服务战略,其意义已不仅仅是“补课”的概念,而是在进行科学的大势研判之后采取的重新启动之举。或许连这两家企业也尚未意识到,这一举动必将开启2002-2003年度北京楼市声势浩大的“服务运动”引擎,客观上将使笼罩市场的信任危机逐渐褪色,进而引导北京楼市进入更高层面的竞争阶段。
服务升级带动楼市升级
如果说始自2001年下半年的销售淡季打击了楼市信心,不如说市场增热趋缓加快了市场重新洗牌的步伐。赢家通吃、强者恒强已愈发成为业界共识,谁能在管理升级、升级方面拔得头筹,谁就有可能抢占市场先机。成功操作北京阳光100项目推广的蓝石营销售顾问机构董事长李春平在媒体撰文,第一个明确提出房地产已进入“服务时代”,指出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楼市竞争将以“服务竞争”的方式来着力体现,而开发商的迅速回应则表明此种判断拥有较深的市场基础。
可以想见,企业层面的品牌形象和销售层面的口碑传播,将成为2002年市场主旋律之一和众多房地产企业追求的新标准。
--------【发表评论】【在线投诉】【 发送给我的好友】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