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分性别」手法教育孩子
用「不分性别」方式来教育孩子不但可让子女成为具备多种性向的人物,在情感的表达上也不会踌躇不决,且自我满意度较高、也较为自信、社会适应能力也比较强。即使遇到问题,在处理的态度和手法上也较圆融周详。……
爸爸应常和孩子玩耍
爸爸通常比较喜欢用「活动身体」的方式与孩子互动。再忙也要抽时间陪陪孩子,和孩子共同完成某一件事,找出父子相处时的乐趣。不论一起去公园或看棒球赛,甚至只是去散散步、骑单车等,只要能陪孩子一段时间,就能影响他(她)的一生。虽然男性对人的情感敏感度较女性低,但他最适合与孩子相处。根据调查显示,常和爸爸相处的孩子,女儿比其它孩子更具竞争意识或采取主动出击的表现方式,而情绪上的反应也相对减少。儿子则比其它孩子在情绪的表现上更为丰富,在攻击性上也会减少。因为爸爸的开放特质能让孩子自由地表达本能所反映出来的情感。特别是男孩子需要有情感表达的模板,所以需要与爸爸共处的时间。妈妈对两性特质较敏感,抚育的孩子比较容易出现「女孩子更女性化」、「男孩子更男性化」的倾向。而爸爸相对不会去强调性别的教育方式的特性。
偶尔角色交换会比较好
当女性在照顾孩子时,可从孩子脸上的表情,就能了解他心中的想法、有怒气时也能尽量克制,这些女性特质对人的敏感度及温暖度的社会性表现,似乎比较适合扮演照顾家人的角色。而男性能将怒气做最大化表现成为爆发力,又将负面情绪的恐惧、悲伤、痛苦等,做最小化表现的这种特质,刚好适合在社会上竞争。
另一方面,母亲对于女儿比儿子在情感的表达上更为丰富,例如在念「看图说话」时,为了配合图画中的情景叙述语句时,替女儿念的话,会大量使用快乐、悲伤、恐惧等感情用语,却减少攻击性的行动力叙述。然而替儿子念的话,情况就相反,会增加行动叙述而减少情感描述。像讲故事时,会为女儿强调「漂亮的公主」,对于男孩则强调「勇敢的男孩」。
不强调性别,孩子前途更宽阔
人的潜力往往会被局限在预设立场而无法发挥,若能去除心理障碍,其实什么可能性都会出现。男孩女孩都能「文武双全」或者「理性与感性兼顾」。
若女儿跑来要求说「我要去踢足球」,你该高兴女儿有旺盛的体力和健康的体格,儿子突然说「我想学插花」,那么更应高兴他具有柔软的心与审美意识。
只要父母本身不设限,那么你会发现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差别都不大,因为他和她一样都能积极竞争而又情感丰富。
|